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裕太微半年报凸显国产芯片替代加速 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2025年09月01日 10:46   来源:中新网上海  

  营收同比增长43.41%,新产品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实现对国际巨头产品的替代——高速有线通信芯片供应商裕太微电子公布最新半年报,让人们看到了以太网芯片国产替代的新突破。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裕太微电子2025年上半年营业同比上涨43.41%,亏损收窄。其中,第一季度为8,103.77万元,第二季度为14,079,10万元,同比增长71.39%,环比增长73.74%,实现了营收大幅度提升。其中,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芯片表现尤为亮眼,已成为国产替代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公司战略产品之一的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290.46万元,同比增长88.34%。在2024年该产品整体营收突破亿元的良好势头下,2025年全年有望再创新高。

  车规级芯片实现突破性进展,已量产的百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千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车载以太网TSN交换机芯片,较2024年全年上涨215.48%。

  目前公司仍处于战略投入期,聚焦高壁垒产品线开发,亏损主要源于公司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

  一、国内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破局者

  裕太微电子是目前国内稀缺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设计公司。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分别于苏州高新区及上海张江科学城两地设有研发中心。公司先后在上海、成都、深圳、南京设立下属公司,并设立新加坡发展中心,旨在实现全覆盖式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并于2023年2月10日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技术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实现通信芯片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为目标,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作为市场切入点,目标覆盖OSI七层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目前已设立七条产品线,其中,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四条产品线均已实现规模量产。

  二、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打破海外垄断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PHY)是网络通信的底层基础芯片,全球市场长期被博通、美满电子等国际巨头垄断。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全球以太网PHY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目前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由国际厂商占据,国内车载以太网芯片市场超99%由国际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裕太微作为中国大陆极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大规模销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正在改变这一格局。

  公司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其百兆、千兆、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以及小端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产品技术指标已通过国内知名客户认证并实现大规模出货,在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上基本实现对博通、美满电子和瑞昱同类产品的替代。

  基于其技术稀缺性与领先性,公司已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三、车载芯片成突围先锋,实现全面布局

  在车载芯片领域,裕太微提前布局并取得了显著突破。公司车载百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大规模量产,车载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量产出货,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已正式发布,且将于2025年实现规模量产。未来几年,其车载业务将重点围绕车载以太网、SerDes 等车载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进行开展。

  2025年4月,裕太微电子亮相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并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8/11端口车载以太网TSN交换芯片YT99系列。该产品具有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易于扩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适用于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系统、车载中央网关等多个场景,可满足下一代智能汽车对实时性数据传输的严苛需求。

  作为大陆首颗集成自研千兆及百兆车载以太网PHY的TSN交换芯片,该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目前,公司车载解决方案已通过ISO26262:2018 ASIL D功能安全认证、AEC-Q100 Grade1可靠性验证及多项国际实验室测试,技术指标达到全球Tier1供应商准入标准。产品已覆盖德赛西威、立昇、富赛、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红旗、北汽、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上汽海外、奇瑞等客户或终端客户中,并已进入更多客户的供应商序列等待产品测试通过和出货。

  四、产品矩阵完善,应用场景多元

  基于多年的技术投入,裕太微已建立起完善的产品矩阵,覆盖数通、安防、消费、电信、工业、车载等多个领域,产品分为商规级、工规级、车规级等不同性能等级,以及百兆、千兆、2.5G 等不同传输速率和不同端口数量的产品组合,涵盖路由器、中继器、LED 显示屏、智能电视、无线终端、光伏、充电桩、快递柜、机顶盒、网络打印机、摄像头、矿业、电力系统、数据中心、工业控制、船舶、交换机、服务器、工业互联网、工业自动化、智能仪表、辅助驾驶、毫米波雷达、智能中控、激光雷达等多个应用场景,可满足不同终端客户各种场合的应用需求。

  以公司的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产品为例,随着 5G WiFi 带宽的持续升级,10GPON 路由器、50GPON 路由器和5G 基站的应用数量与日俱增,该产品凭借高速率、高可靠性以及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已成为运营商招标的核心组件,支撑家庭与企业网络从千兆向2.5G平滑过渡,助力智慧城市与工业数字化建设。

  据公司透露,其产品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涵盖工业自动化、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公司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中,可提高机器人的通信效率,增强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能力。这些机器人在结构类型和安装应用方式上多种多样,包括多关节机器人、坐标式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广泛应用于汽车、3C 电子、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

  五、产学研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裕太微深知技术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已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JITRI-裕太微电子联合创新中心",并与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动核心人才培育与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作为国内专注于通信芯片领域的创新企业,裕太微积极投身行业标准制定,助力国产技术话语权提升。公司已深度参与了《道路车辆 车载以太网》系列国家标准的制定,为国产车载芯片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此外,公司还担任了国际标准协会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标准制定成员单位,并参加IEEE 802.3标准制定讨论,成为国内少有的国际以太网标准制定参与者之一,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协调兼容。

  今年4月,公司与广汽集团联合发布了国内首款车规级千兆以太网TSN交换芯片G-T01,并成为 “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的一员,为车载网络通信领域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加速国产车规芯片的规模化应用。

  裕太微的发展是中国芯片国产替代进程的一个缩影。随着公司研发项目的持续推进,更多高端芯片产品将在2024年至2026年间陆续量产出货,为工业自动化、智能汽车等新兴市场提供支撑,为芯片产业链自主可控奠定基石。(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曹卉  

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