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五周岁 打造艺术“磁力场”、构建“24小时艺术社区”
2024年10月25日 18:4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5日电(记者 陈静)24日,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迎来五周年庆典。以“正待花开”为主题,这既是一次回顾,也是一份期许。五载光阴,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与众多观众携手;未来五年,将继续在这座森林剧院共享“艺术天空”、记录生活中美好可贵的每一瞬。

  作为全国首家森林剧场,“九棵树”拥有1200座的主剧场、500座多功能剧场、300座主题剧场三个室内剧场,以及水剧场、森林剧场两个户外剧场。自2019年开业以来,已成功举办逾2782场高品质演出和展览,吸引超过244万人次观众前来观赏。

  如今的“九棵树”,不仅是一座剧院,更是一座艺术“磁力场”。开发室内外五个剧场潜能,构建“24小时艺术社区”;挖掘奉贤本土非遗、联手周边艺术馆打造“文旅剧院”,让艺术之花绽放于奉贤新城的每个角落,让文化的芬芳触手可及。

  据调查结果显示,“九棵树”观众满意度达95%,平均上座率达80%,演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0%。

对标国际,构建多元艺术生态

  作为奉贤新城唯一综合性剧院,九棵树对标国际,不断把世界级演出“请进来”。

  《天鹅湖》《马克西姆》《郎朗音乐会》《迪士尼公主音乐会》《谭盾摇滚巴赫交响音乐会》《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等国内外顶尖的演出剧目汇聚一堂,为新城市民观众也能打开艺术视野,让他们在“家门口”同步观赏最前沿的潮流剧目。

 

 

  国内一票难求的爆款剧目和现象级舞剧也能在这里亮相,如《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杜甫》《李白》《大宅门》《四世同堂》《白鹿原》《黄绮珊—小霞回望三十》等。“嗅觉”敏锐又懂经的乐迷、舞迷从全市乃至全国赶来。

  正因不断引入好剧、大剧,九棵树目前的演出观众参与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8%,市区观众占比同比增长10%,跨省观众增长25%。

  据统计,在各类演出中,话剧和舞剧最为走俏。据透露,明年,舞剧板块就有《孔子》《只此青绿》《唯我青白》《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接踵而至。为话剧而来的观众,也有机会观赏《德龄与慈禧》《父亲》《无人生还》《声临阿加莎》《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剧。

  此外,剧院正计划和指挥家、钢琴家许忠合作打造专场音乐会,《龚琳娜24节气》《石倚洁音乐会》等也让乐迷翘首期盼。通过风格迥异的演出,每个人都能在“九棵树”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开拓空间,“寓教于乐”培养观众

  艺术教育和文化推广也是“九棵树”作为奉贤新城文化地标不可懈怠的文化担当和使命。深耕五年,九棵树的“大美育”公益品牌和“百人百场”未来大师计划,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联合沪上各大院团,近几年来,公益演出达到486场,其中大美育板块共上演超过116场,百人百场品牌共上演超过77场。

  与此同时,“九棵树”为新晋艺术家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至今,已有286位青年表演者在剧院“帮扶”下走上专业舞台。剧院坚持惠民票价,每场演出优惠票不少于5%,最低票价可达30元。五年来,通过优惠票走入剧场的人次逾2.7万,其中近一半都是第一次步入剧场。

  “九棵树”充分利用室内外5个剧场不同优势,开掘多功能的演艺新空间,并度身定制品牌剧目。自制驻演剧目《宫里来了只大恐龙》,以美食和演剧相结合,刷新观演模式,至今已上演超过120场,吸引了近万名大小观众。

  沉浸式戏剧《尽春风》用年轻观众喜爱的“探索模式”,让他们跨越时代,见证一百年前的同龄人如何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挺身而出,从而去理解先辈们的选择,读懂他们的理想和信念。这部作品开拓了红色题材崭新表达,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因地制宜,打造“24小时艺术社区”

  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九棵树”是一个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体,曾获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它不仅有常规的室内剧场,还有独特的广阔的户外空间。

  它不只是一个剧场,更是一个艺术聚集地、一个文化的象征、一个能让艺术与观众零距离接触的平台,一个能真正融入市民生活的“艺术综合体”。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建筑空间的“九棵树”,提供的远远不止一个封闭式剧场、一个镜框式舞台。而是充分利用环境优势,着力打造演出活动和艺术空间,俨然是一个“24小时艺术社区”。

  在建筑综合体内,有书店、餐厅,实验剧场大厅则是一个早C晚A的空间——白天提供咖啡、茶歇,傍晚举行室内乐导赏,晚上则变身为《巢live house》带来“日日不重样”的魔术秀。

  临湖区域,金色的芦苇映衬着朵朵红莲,春夏秋冬日升日落,这里都是奉贤市民优选休憩地。“九棵树”联合金海街道打造“夏夜星河造梦计划”,已连续举办三年。除了每周末的免费露天电影外,还举办过音乐盲盒、好运市集、游园会、开放麦等等。

 

 

  “五一”“十一”等黄金假期,针对亲子家庭群体举办的“斑马营亲子嘉年华”、针对时下年轻人身心灵疗愈开创的“能量周末”品牌,针对爱宠人士举办“萌宠嘉年华”品牌活动,让不同群体都能在这方“桃花源”寻到诗与远方。

  

区域赋能,打响“人文奉贤”品牌   

  立足本土挖掘非遗传统,联动周边打造文旅目的地,在文旅商结合的大趋势下,“九棵树”以艺术文化为抓手,不断提升能级赋能区域经济。

  在舞剧《醒狮》演出期间,和奉贤文化馆合作,把广东的非遗醒狮和奉贤的非遗滚灯、小青龙结合在一起,给观众们带来了一次南北文化交融的非遗体验。舞剧《水月洛神》演出期间,和奉贤博物馆合作,联动河南甲骨文展,举办河南歌舞剧院《唐宫夜宴》IP展。

  此外,经典话剧《四世同堂》《大宅门》演出同时,联合奉贤区图书馆共同发起了相关主题专场读书会。明年,九棵树还将积极联动周边资源,和言子书院、奉贤区博物馆、奉贤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联手打造更丰富的活动。

 

 

  结合剧目开发周边和衍生文创产品也卓有成效。自制剧《尽春风》就携手奉贤知名美妆品牌“东方美谷”,打造了一款老上海风格的化妆品。“萌宠欢乐颂”联动奉贤宠物龙头企业“皇家食品”、街道宠物医院、公益组织。活动期间,周边商户营业额提升40%。 

  明年,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继续联动区域宠物经济,将品牌活动升级,不仅有宠物音乐会,还将宠物互动、宠物疗愈和身心疗愈融为一体,升级艺术结合经济产业的创新文旅模式,不仅为宠物爱好者提供社交平台,也为奉贤区的宠物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五年来,“九棵树”凭借优质剧目和人气展览,在打响自身品牌的同时也助推“贤文化”的全国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至今,关于“九棵树”的媒体报道已超过120000篇,覆盖了超300家媒体平台,总曝光量近五亿次。(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