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5日电 (记者 王笈)2场音乐会、9场大师班、1场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以下简称“上音”)和“肖赛”组织者波兰国立肖邦研究院主办的2024上音肖邦音乐周于20日至23日在上音举办。上音副院长冯磊不禁感慨,“这让双方延续了近百年的‘神交’,完成了线下的双向奔赴。”
1927年,为纪念19世纪的伟大作曲家、钢琴家弗雷德里克·肖邦,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波兰首都华沙创办;同一年,深受肖邦影响的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萧友梅携手蔡元培,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上音前身)。近百年时光里,相隔8000公里的华沙和上海常因肖邦“唱和”。波兰国立肖邦研究院院长、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负责人阿图尔·什克莱纳表示,研究院十分重视与中国的音乐合作,“而上音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国际交流处承办的2024上音肖邦音乐周,是上音和波兰国立肖邦研究院首次正式合作。波兰国立肖邦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是全球最重要的肖邦中心,全面而深入地推广、保护、研究并普及弗雷德里克·肖邦的遗产,组织全球最著名音乐赛事之一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此次来沪,阿图尔·什克莱纳举办了一场以“肖邦玛祖卡难以演绎的奥秘”为主题的讲座。他指出,尽管玛祖卡被公认为在钢琴演奏上颇具挑战的作品,但其技巧的复杂性并非不可逾越,“演奏的灵魂在于演奏者对于这一体裁所处的文化背景的把握。”3位获奖者、评委则先后举办大师班,克日什托夫·雅布隆斯基、菲利浦·丘西亚诺两位钢琴家还先后担纲了开闭幕音乐会。

“上音近年来推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和备赛机制,尽一切可能为在校学生创造条件,包括提供专项教学、舞台实践、协奏曲演奏、赛事模拟、多样场地适应训练等等,”上音钢琴系主任江晨表示,上音的钢琴学子非常需要在风格与音乐内涵上,和波兰的肖邦专家学者进行学习和切磋,“对于深入研究演奏风格、加强学术氛围并提升学科竞争力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是一次互学互鉴的音乐交流,一次意义深远的文脉链接。”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上音正以“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为愿景,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向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迈进。此次合作体现了上音与国际高水平音乐机构“交心交友、互学互鉴”的精神。(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