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6日电(张亨伟 龙文雨)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久事美术馆2024年度收官大展“日月光华”2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童雁汝南担任策展人。展览分为“天、地、人”三个篇章,在“黑、白、灰”的展览空间内展出近60位全球艺术领域重要艺术家的作品。

“日升月落,光华流转”。策展人童雁汝南介绍,主题“日月光华”,不仅是自然界最直观的美学表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写照。在东西方哲学的碰撞与交融下,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宇宙、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关系。

在展览中,“日月光华”被赋予了多重解读:它既是艺术家们对宇宙、自然、生命等宏大主题的深刻思考,也是他们通过艺术语言对东西方哲学、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独特诠释。
作品导览过程中,童雁汝南透露,在三年的准备中,挑选作品围绕了“天、地、人”三大篇章展开,汇集包括保罗·塞尚、凯绥·珂勒惠支、乔治·鲁奥、乔治·莫兰迪、巴尔蒂斯、朱德群、赵无极、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乔治·巴塞利茨、王劼音、李山、余友涵等在内的近60位中外知名艺术家,全面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与深刻内涵。
在“天”篇章中,天象不仅是宇宙苍穹的无限奥秘,也是艺术家们不竭的灵感来源。他们运用光影、色彩与形态的变化,勾勒出宇宙的无垠与神秘。
在“地”这一篇章,草木山川、自然万物成为艺术家笔下的主角,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或是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而在“人”这一篇章,艺术家们则聚焦于人类社会的复杂面貌,探讨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艺术的形式传递出对生命、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久事美术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东西方艺术家们对自然、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社会和未来关系的深刻探索,同时引导观众在这场东西方哲学碰撞与交融的展览中体验艺术之美的同时,感悟到“日月光华”所传达的哲学之思。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