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3日电 (记者 王笈)上海交响乐团2日晚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奏响普利策音乐奖得主、华裔作曲家周龙根据屈原楚辞《九歌》创作的同名二胡与乐队协奏曲。该作品由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联合委约创作。

《九歌》出自古代诗人屈原《楚辞》,共有11段篇章,充满了远古时期浪漫神话色彩和超自然主义想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2013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顿生灵感,向周龙提出依《九歌》创作音乐。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周龙曾如是说到。于是,与屈原诗作篇目相对应、共11个乐章的交响声乐组曲《九歌》应运而生。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作品在演出时面临诸多挑战。十年后,余隆再次找到周龙,希望能将该作品改写成二胡与交响乐队的协奏版本,让民族乐器扮演“说书人”与作品中的各种角色。为了在音乐表达上进一步丰富层次、凸显“中国味”,他还与周龙商量在其中加入竹笛。
余隆表示,“原本委约周龙创作的《九歌》有唱词,但这一次新的创作,用器乐代替歌词,依次来展现原本诗作中的故事,来展现屈原这一伟大爱国者的情怀,因为音乐是属于全世界的语言,这部作品一定会走向世界。”

据周龙介绍,此版仍是11章,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意境融入二胡旋律,呈现出既古典又现代、既优雅又奔放的诗意韵律。在不同乐章中,根据乐曲结构、故事情节,安排二胡、竹笛塑造出云神、湘君、湘夫人、少司命、东君、祭祀者等众多人神结合的生动音乐形象。
此前,二胡与乐队协奏版本《九歌》已分别于10月5日、10月8日亮相星海音乐厅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海交响乐团此次呈现的版本相较于前,进行了结构上的压缩,使整部作品更为凝练,尤其是还原了最初的创意,加入竹笛、箫、埙等中国传统吹管乐器,与二胡的对话贯置全曲。周龙在音乐会前表示,“我本人很期待这一全新面貌的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长号、大管、英国管等西方乐器也在部分乐章中扮演了大司命、河伯、山鬼等角色,与中国传统乐器共绘一场色彩丰富的东西音乐对谈。指挥黄屹表示,“这次的版本在音响效果上加强了民族化的特征。独奏乐器相互之间,以及它们和乐队、乐器组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多维对话形式,兼具统一性和碰撞感,这也是周龙老师的全新探索。”(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