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 (杨浦卷)》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人民城市 实践展示馆举行
2024年11月06日 19:2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6日电(张亨伟)11月5日,由上海市档案局(馆)、杨浦区档案局(馆)联合编纂出版的《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杨浦卷)》新书发布会在位于杨浦滨江新落成的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举行。中共杨浦区委书记薛侃,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徐未晚,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蔡纪万,中共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方,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佩英出席新书发布会。各区档案局(馆)、杨浦区部分单位以及新书作者共六十余人参加发布活动。

  薛侃、徐未晚共同为新书揭幕,并向杨浦区委组织部、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代表赠书。蔡纪万、刘佩英分别介绍了新书编纂和出版情况。两位来自上海市档案馆和杨浦区档案馆的作者代表分享了书中精彩内容。

  杨浦滨江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国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经诞生过我国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最大的滨江工业带”。这里是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印记。这里担负着上海教育事业发展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百多年来,这里的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2019年11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提出以来,杨浦滨江由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成为上海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努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的实践地。上海市档案局(馆)和杨浦区档案局(馆)与有关高校档案馆以及杨浦区各单位通力合作,联合编撰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系列丛书首卷本“杨浦卷”,用档案史料记录、呈现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

  《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杨浦卷)》共有《萌发》《烽火》《新生》《蝶变——利民惠民的滨水岸线》《蝶变——“活”在滨江的百年工业遗产》《蝶变——活力四射的“四宜”滨水江畔》《奋进和展望》七个章节。该书以行政区划为单元,以历史演进为脉络,聚焦杨浦滨江,记录了从上海开埠到杨浦滨江开发建设的一百多年来,杨浦滨江地区市政建设、工业发展、工人运动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根脉”“百年市政”在杨浦滨江的历史积淀与时代变迁。书中部分档案照片系首次公布。

  下一步,上海市档案局(馆)还将指导其他区档案局(馆)陆续编辑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系列丛书,用档案记录好、留存好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