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6日电(张亨伟)11月5日,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图书馆一楼文化走廊迎来了“爱、食物与生命”——进食障碍科普艺术展的东华大学巡展开幕式。本次画廊巡展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诊治中心、东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社工部、东华大学图书馆协办,赵子荷/M.W.、乐康慧爱志愿者团队策展,延续“爱,食物与生命”的主题,共同探讨进食障碍这一现代社会中愈发受到关注的话题,旨在通过科普与艺术的结合,提升公众对进食障碍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传递爱与生命的价值。
今年夏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爱,食物和生命”进食障碍科普艺术展所取得的社会反响——超过37,000人次参观,相关话题在各平台浏览量超过300万。本次科普艺术展走进东华大学,进行了全新的共创设计,在高校再次激发师生对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陈珏主任介绍进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慢性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可能会因为饮食行为异常及营养不良而引起严重的躯体并发症。进食障碍的病因复杂,不仅仅是对食物的恐惧或迷恋,往往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身体形象的挑战与探索。目前临床上的进食障碍患病人数明显增长,陈主任呼吁,疾病的预防和科普尤为必要,也非常高兴能够通过这次合作,把进食障碍科普带到大学校园,让更多人关注、了解进食障碍。

东华大学学工部部长秦泽峰提到,今年9月东华大学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签订了医教结合合作协议,双方在多个层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本次展览是600号画廊首次进入大学校园,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图书馆进行了共创设计,是高校医教结合的全新尝试。通过这个展览,激发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增进对心理疾病的理解,并培养社会责任感,从而将健康校园建设扩展到健康社区、健康社会,贡献学校的力量。心理中心主任曹宁宁表示,600号画廊进高校,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进食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不仅是心理健康知识的生动科普,也有利于改善社会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减轻心理困扰下的病耻感。图书馆馆长方建安表示,这场展览是对图书馆文化建设内涵的丰富与拓展,激发师生们的创新思维与人文关怀,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健康的校园环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社工部乐康慧爱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丁寅指出,乐康慧爱团队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开通了全国首条进食障碍公益热线“慧食慧爱”,并制作了观看人数超过60万的科普微电影《夏天的烦恼》,承办了本次600号画廊和东华大学巡展的策展组织工作。

此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东华大学的合作,标志着科普工作从医院走向校园,更贴近学生群体。基于原600号画廊进食障碍科普艺术展,结合东华大学生命教育的特色,聚焦生命的议题。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展示创作者对内心冲突的理解、突破和重建,以及在与食物的纠缠中对爱和探索自我意义感的不断认知。(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