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全国首演登陆上海
2022年01月13日 20:3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3日电 (王笈)“上海文化广场2021制作巡演季”压轴大戏——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13日晚在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的舞台上开启“本土新生”。该剧不仅延续了音乐与戏剧交融的高贵气质,更着眼于20世纪40年代海派上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深刻聚焦人性在亲密关系中的转移与异化。

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 /上海文化广场 供图
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 /上海文化广场 供图

  深度汉化再现海派上海

  《粉丝来信》中文版特邀请编剧王凌云担任剧本改编,导演高瑞嘉领衔指导,刘艾、颜嘉瑄任编舞、音乐总监,并集结徐均朔、刘岩、于晓璘等一众活跃在当下音乐剧舞台之上、实力与人气并存的演员构成创作团队。同时,该剧还联袂著名舞美设计徐肖寰,中国青年舞台美术家、灯光设计孔庆尧,服装造型设计诸雅,共同呈现一出大气不失细腻、个性兼具理性的舞台。

  中文版《粉丝来信》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文学与出版的重镇——上海,描绘了上世纪40年代的文人世界。彼时的公共租界内,金海鸣、丁宁等作家们组成了“七人会”,坚守着《朝华》杂志。初入编辑室的郑微岚,心中有一个秘密:他曾以“夏光”的笔名和海鸣长期写信通讯。在此期间,“夏光”的形象就在他笔下不断完善,慢慢生长。她是缪斯女神般的存在,她的出现给海鸣和微岚带来了光,却也同样带来了噩梦。

  此次中文版制作在原版的基础上对时代环境、人物角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与改编,以适配中国观众对汉化作品的接受度与期待值。而在信仰格局与个人精神中寻找平衡亦充分的表达方式与表演空间,合理构筑庞大且可信的特殊历史时空,正是导演高瑞嘉和编剧王凌云不断思考和打磨的关键所在。“中文版为主要人物增设了相关行为和心理动机,让夏光的‘脱胎’有迹可循,以此加深三人之间的关联度与粘性,使得人物形象与关系更加清晰可感。”

  作为中文版音乐剧作品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音乐与译配向来关乎整部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如何能让重新整理过语序的中文歌词,不失原有的力量和美感,又如何根据汉化的语言逻辑推进歌曲的旋律走向,则是音乐总监颜嘉瑄和译配黄菀卿从本剧筹备之初便持续面对的挑战。“《粉丝来信》的风格气质以‘文学性’著称,但在中文版实际制作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演唱的流畅性和听感上的清晰度与辨识性,希望能在兼顾语言逻辑和表演逻辑的前提之下,尽可能贴近原版的舞台表述。”

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 /上海文化广场 供图
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 /上海文化广场 供图

  浪漫叙述描摹文人精神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透露,音乐剧《粉丝来信》的汉化之旅历经整整四年之久,可谓文化广场筹备时间最久的中文版音乐剧。“这其中虽不乏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外界因素,但最关键的原因则在于主创团队对该剧反复的推敲与耐心的打磨。而将故事背景迁至同时期的上海,看似是不容争议的不二之选,实则基于当下的历史叙事、文化场域及知识分子个体命运等多方面的考量。”

  作为文学特征极强的作品,音乐剧《粉丝来信》制作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试图以尽可能真实的笔触还原上世纪40年代上海滩的文学风貌。与此同时,剧中的角色设定无论拥有何种个性特征,都在诞生之初便铺就一层“文学青年”的底色。《粉丝来信》亦重墨挖掘人性主流之外的异质元素,通过对人物彼此之间的强烈纠葛和与外部连结关系的挣扎的鲜活描绘,在主角三人种种执着与失意、纯粹与彷徨的情节中显露出时代文人内心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

  从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到《粉丝来信》,从世界经典大戏IP到亚洲剧场人气佳作,从“为观众选好戏”到“为观众做好戏”,在疫情逐渐成为常态化的当下,文化广场从未停止探寻国际化交流融合与发掘中文版原创制作的步履。

  据透露,1月13日至16日,《粉丝来信》将于上海文化广场完成首站6场演出,其后将前往北京、南京、深圳等地开启首轮全国巡演之旅。(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