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外资商业地产在华“焕新”:上海荟聚用北欧理念找到细分市场
2025年09月30日 18:5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30日电(记者 李佳佳)在上海商业地产的激烈竞逐中,坐落于长宁临空经济园区的上海荟聚综合体以其独特的北欧气质,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深耕与创新写下了生动注脚。

  近日,作为英格卡购物中心在华落子的第十座“聚会体验中心”,总投资超80亿元、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的商业巨擘,在开业一周年之际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引入312家租户,其中71%为新概念店,会员规模超70万人,顾客停留时长表现突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家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与本土化实践的智慧结晶。

  “这不仅是我们在华的第十座荟聚,更是对‘为大众创造更美好日常生活’理念的深度践行。”上海荟聚总经理Luc Mougel(卢明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这位深谙中国消费市场的高管清醒地认识到,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上海,单一购物功能已难以满足市场期待。因此,上海荟聚致力于打造一站式“聚会体验中心”,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美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精髓相融合,构筑起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于一体的多元生态空间。

  上海荟聚是首个拿到外商投资购物中心综合业态许可证的企业,“一证准营”的政策创新为外资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Luc Mougel对此感受颇深:“这项改革大幅压缩了我们的市场准入时间,使团队能够更专注于洞悉客群的深层需求。”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红利让上海荟聚得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持续优化品牌组合与服务体验。

  眼下,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上海荟聚双轮驱动的战略核心,其与宜家家居共同打造的双会员系统在一年内积累超70万会员,这种跨业态的会员联通机制不仅增强了顾客黏性,更构建了全新的消费生态。而创新的“荟聚绿色能量”互动机制,则通过游戏化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行为,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在Luc Mougel看来,这些创新实践正是英格卡购物中心“Digital Mall 2.0”战略的生动诠释,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人、货、场的关系图谱。

  在面对上海这个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商业战场时,上海荟聚也确立了三大差异化战略:首先是强化情感联结,通过‘宜’起皮一夏玩乐季、青年夜校、北欧仲夏节等特色活动,将商业空间转化为社交场域;其次是精准布局租户矩阵,以高比例新概念店保持消费体验的新鲜度;最后是深耕家庭客群,推出荟聚宝贝等特色服务,打造亲子家庭的专属空间。这些策略共同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空间叙事上,上海荟聚同样展现出独特思考。山脉、森林、河流等自然意象的巧妙运用,配合北欧小镇、微风露台等特色区域,营造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氛围。而2900余个智慧停车位、全龄友好设计等细节,则彰显了北欧人文关怀与中国本土需求的完美融合。这种空间语言不仅创造了差异化的消费体验,更成为传递品牌价值的重要媒介。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上海荟聚综合体内的办公业态同样表现亮眼,吸引多家跨国公司中国区或区域总部和知名内资企业入驻,形成了商业与办公良性互动的生态格局。全新共享空间Hej!Workshop的启幕,进一步丰富了“聚会体验中心”的内涵。这种多元业态的协同发展,不仅提升了项目整体价值,更成为助推大虹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作为英格卡集团在华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上海荟聚的实践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新样本。在Luc Mougel看来,外资企业要在中国市场获得持续成功,关键在于“在坚守品牌核心价值的同时,深度融入本地文化”。这种平衡智慧体现在上海荟聚的每个细节中:既保留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精髓,又融入中国传统节庆元素;既坚持“高品质、亲民价格”的原则,又针对本地消费偏好进行创新。

  开业一年来,上海荟聚以顾客为中心、注重体验与情感联结、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不仅为商业地产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深化,像英格卡购物中心这样既恪守本土化智慧、又秉持全球视野的外资企业,有望在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续写更多精彩篇章。(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