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1日电(娄瀚锟)11月21日,海派戏曲经典沪剧《家·瑞珏》传承版复排进入关键阶段,剧组排练开放日如期举行,向业界与观众集中展示阶段性成果,该剧将于12月24日至25日登陆上音歌剧院。
作为沪剧院倾尽心力打造的佳作,《家·瑞珏》改编自曹禺经典话剧《家》,深度溯源巴金同名小说内核,以女性视角聚焦封建大家庭的命运沉浮,将沪剧“委婉缠绵、以情见长”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回溯过往,其前身2003年新版《家》首登上海大剧院即场场爆满,2007年精简改编为《家·瑞珏》后依旧一票难求,更被文旅部纳入永久保留剧目,成为沪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传承版复排尤为引人关注,沪剧名家钱思剑与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全程坐镇指导,以“互排导演”身份对青年演员展开手把手教学。“他们此前多演红色题材,对‘儒雅大少爷’这类柔软角色的拿捏是新挑战。”钱思剑介绍,两人将曹奇骏导演当年的执导精髓与自身数十年舞台经验倾囊相授,通过沉浸式打磨,助力青年演员精准把握人物情感与身段细节。
在开放日展示中,青年演员的表现获钱思剑高度认可,“若以10分计,至少9分以上”。他评价该剧“要唱有唱、要喜有喜、要悲有悲”,不仅演员演得过瘾,更能让观众共情——“小两口的温馨动人,瑞珏生离死别的催人泪下,都极具感染力”。从艺术价值来看,该剧集结沪剧顶尖创作力量,唱腔广为流传,音乐动听耐品,被钱思剑笃定称为“沪剧新经典”。
据了解,一个多月来剧组排练强度拉满,青年演员“天天无休”,从下午1点半常排至晚间6点半甚至更晚,其专注投入让从业数十年的钱思剑深有感触。“沪剧是上海本土文化瑰宝,”钱思剑借此呼吁,“希望观众多支持地方戏,给予青年演员更多关心,让沪剧艺术薪火相传。” (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