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1日电(徐银)11月21日,农历小雪节气来临之前,春秋集团举行春秋建社44周年暨冬季旅游新闻发布会。

惊蛰推出踏青产品唤醒春日活力,芒种聚焦避暑线路解锁夏日清凉,处暑以秋景行程定格金色时光,今天,循着小雪的脚步带来冬季旅游盛宴。
春秋循着中国传统节气的脚步,举办四季新闻发布会,既是在贴合着旅游产品的季节属性,也是旅游人顺应时序、用心耕耘的幸福密码。
1981年到2025年,44载正春秋。2025年,不仅是春秋跨越44载岁月、向着更高远目标迈进的重要节点,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扬帆的关键衔接期。
在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坐标,44载的积累与沉淀,也已然化为推动春秋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
当然,发展的背后,永远离不开人的创造与创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一辈“春秋人”带着对旅游事业的热忱,跑市场、拓渠道,在行业探索期为企业筑牢根基;如今,年轻一代“春秋人”接过接力棒,以创新思维赋能旅游模式。无论是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搭建,还是个性化旅游产品的研发,都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活力。
市场越是卷,旅游企业越是要抓住核心竞争要素,人和技术,而人更是核心里的重心。
在春秋,必须要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但是服务的温馨、创新是市场的根本需求,而这些也必须从每一位产品经理和导游的心底里产生,才能丝滑地传导给游客。就好像“每一道菜都是带着厨师的温度”一样,春秋的产品和服务,也要自然带着温暖与赤诚。
因此,在2025年,春秋集团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工会、共青团,都在思考和实践,如何促进员工的多维度成长,如何让员工能够统筹职业与生活,如何让员工在职场里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旅游是传递幸福的产业,只有让员工先收获幸福,才能将这份温暖与真诚传递给每一位游客。”春秋集团总裁王炜这句饱含温度的寄语,如今,早已深深融入企业发展基因,切实转化为覆盖员工工作、生活全场景的细致关怀举措:高温季,为一线员工送上清凉慰问;举办春秋“家庭周”,让员工与家人一起享受职业氛围里的温馨时光;旅游产品设计大赛、数据分析大赛、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技能竞赛,让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岗位不同的员工都能有参与多样化学习与提升的机会;持续开展员工子女绘画书法比赛,留存“春二代”成长记忆;创建位于春秋旅游大厦门口的“望野眼FREE”户外休闲区,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之外多了一处放松空间……一连串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让“春秋人”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服务的核心动力。
也正因这份幸福赋能,2025年的春秋,在旅游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春秋航空,目前机队规模已达134架,年运输旅客约2900万人次,网络覆盖中国、东南亚、东北亚主要城市;春秋旅游,2025年出游人次同比超过2024年。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等假期,出游人次更是均已实现同比数倍以上的增长。
据了解,本次发布会既推出冬季全新旅游产品与航线布局,为游客提供更多冬季乃至春节假期的出行选择,也发布了在即日起至2026年1月1日的“建社月”中,将通过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活动,强化春秋“以员工幸福赋能游客幸福”的企业发展理念。
这些活动既包含对员工的真诚关怀,也涵盖对游客的暖心回馈,将让员工的成长与游客的欢乐,达成更多意义上的“双向奔赴”。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今年冬季旅游,尤其是元旦、春节,在长假期的加持下,市民出游意愿不断被加热,尤其是涉及亲子家庭和长途出境旅游方向,比如澳洲、新西兰以及欧洲旅游,销售期同比大大提前;另外,长途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更热”与“更冷”两极分化特性,进一步凸显了长三角地区客源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