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3日电(记者 范宇斌)记者13日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获悉,近年来,浦东新区积极创新制度、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引领、坚持守正创新“三个坚持”扎实推进宗教中国化在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实践,提升新时代宗教工作能力水平。

近年来,浦东新区2处宗教活动场所获评“全国文明和谐寺观教堂”,60余处宗教活动场所获评“上海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其中五星级场所7处。2022年,浦东新区基督教两会获评“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
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宗教类别多、宗教场所多、教职人员多、信教群众多。在此背景下,该区加强统筹谋划,重视加强宗教工作,不断提升领导宗教工作的能力水平。

同时,浦东新区有效发挥宗教工作体系化效能,压实责任链条。据悉,该区深入推进“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建设,浦东新区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36个街镇均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1515个居村配备宗教工作联络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浦东宗教界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据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浦东新区试点在部分宗教场所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023年以“爱国爱教 进而有为”为主题,开展第三届“海上论道·浦东论道”系列讲经讲道活动,创建浦东宗教中国化“同心”品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新时代浦东引领区建设相匹配。同时,综合运用“同舟讲坛”“同舟云学堂”等线上线下载体,组织“见证·践行”等主题活动,用浦东开发开放的生动实践和引领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引导宗教界凝聚正能量。

此外,浦东新区深化联谊交友,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街镇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与区域内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结对交友制度,帮助和引导宗教界人士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及时通报并听取宗教界人士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重大战略部署、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宗教界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共结对宗教界代表人士1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浦东新区支持宗教界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20年疫情期间,浦东新区宗教界共计捐款捐物约887万元;2021年河南水灾期间,定向捐赠62.5万元;2022年疫情期间,共计捐款773万元,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2万余人次;2023年,浦东新区宗教界积极参与贫困学生结对、困难家庭帮扶等社会公益慈善工作。

据悉,以民族宗教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浦东新区探索“民族宗教工作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方式,2023年建成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管理事项汇集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同时,积极支持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信息化建设,打造信息网络化、服务网格化、管理数据化的民族宗教工作新模式。
推动全面从严治教方面,浦东新区建立健全五大宗教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帮助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建章立制,切实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推动文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和法人登记工作等,确保各项措施切实可行,维护了宗教和睦社会稳定。(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范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