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枫桥经验”再延伸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4年08月13日 09:5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13日电(李姝徵 刘琦)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完的路,群众工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综合窗口始终是公安机关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居民最直接的最前沿。为了让百姓线上办事更省心、线下办事更暖心、委托办事更放心,今年以来,在浦东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六里派出所将“枫桥经验”再延伸,推行综合窗口延伸到户、到社区、到企业单位“三延伸”,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百姓受益的政务环境。

  延伸到户:办证服务“送货上门”

  近年来,经过多次迭代升级,身份证的办理流程已经非常快捷方便,然而对于老年群体及部分腿脚不便的特殊困难人群,前往派出所综合窗口本身便是一件难事。六里派出所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些特殊人群的需求,优化综合窗口办证模式,推行上门拍照、上门发证、上门收取材料等一揽子“送货上门”办证专项服务。

  2024年4月,家住下西浜居委的张大爷遇上一件麻烦事,他因年事已高又长期卧床不起,需要入住北蔡社区养老院,但因为其户口一直在办浦西动迁地,需要迁入目前的居住地。考虑到张大爷行动不便,综合窗口民警得知后立即联系社区民警,征求老人本人意见并填写委托书后,由家属将相关证件交由民警,委托民警帮办。仅仅一天后,相关业务便办理完毕,获得了老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除了这样的特殊“困难户”,大部分“送货上门”要简单得多,得益于网上办证系统的完善,民警通过“上海数码证照中心”微信小程序,用居民手机注册后拍照,审核通过后,线上付款10元即可完成。今年以来,已经为辖区老人提供上门拍照10人次,上门发放身份证26张,为特殊人群送上了来自警方的暖心关怀。

  延伸社区:业务指导“内部循环”

  “只跑一次”这一说法,久已有之,但是在日常受理户口、身份证等工作中并不容易,还是经常会遇到材料不齐无法当场受理的情况,尤其是外省市落户人员,因政策解读偏差等客观因素导致的材料缺漏屡见不鲜。为了压缩百姓办事的时间成本,六里派出所将综合窗口延伸至社区,一旦遇到材料复杂、缺漏严重的情况,即对接相关社区民警,列出清单由社区民警上门收取,减少居民往返奔波。

  “这样太方便了!”居民路先生最近为了养女落户的事一直很担心,等实际操作时才发现竟然如此便捷。2024年7月,综合窗口民警收到路先生的咨询后,考虑到此事同时涉及收养及外地来沪等要素,相关业务所需材料较为复杂,当即根据现有材料开具了缺漏清单,由社区民警协调收集相关材料。不久,申办材料便宣告收集完成。得知材料已办齐且审批上报,路先生一家高兴不已。

  市内户口迁移、新生儿报出生、项目变更、死亡注销……户籍业务项目繁多,今年以来,借由将综合窗口延伸至社区的机制,六里派出所已接待相关申报户口人员6人次,真正实现了让服务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极大提升了辖区居民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延伸企业:帮助跨越“数字鸿沟”

  随申办APP自推出以来深受欢迎,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人必备的手机软件。近年来,伴随着多个独立政务APP功能的并入,随申办APP的用途愈加齐全,线上办理户籍事项证明、线上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查找户籍事项菜单、提供户籍咨询等综合窗口简易业务也陆续在随申办APP内开通,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与此同时,那些对电子产品不甚熟悉的群体似乎不知不觉被边缘化了。为了帮助他们跨越这道“数字鸿沟”,六里派出所主动出击简化服务流程,送课上门教授操作心得。

  2024年4月,六里派出所综合窗口发现辖区一工地的工作人员经常在周六来所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他们往往不熟悉手机操作,需要窗口民警协助操作,但是周六户籍业务办理人数众多,常常需要排队许久才能等到民警的帮助,而通过随申办APP办理,其实只需要轻点几下即可完成。于是,为了方便该工地工作人员顺利办理入职手续,综合窗口民警特意录屏制作手机操作演示视频,并利用工作日前往工地送课上门,手把手教授工作人员如何自行开具相关证明,贴心的服务收获了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通过走进企业指导推广相关证件的线上办理流程,六里派出所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让辖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用最便捷的流程办成事、办好事,至今已为辖区百姓线上开具各类证明、答复各类咨询200余人次,让所有人都能完全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红利,感受数字便利,警民关系愈加亲密,营商环境优上加优。(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