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高校商学院开展“新生职业导览月” 助青年开启职场探索
2023年09月26日 21:2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不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MBA新生,从踏入校园的一刻开始,“未来走向何处”就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们进行未来职业规划?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下称:复旦管院)探索开展新生职业导览月(Career Interest Commune Month:CIC Month)系列活动。

  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期间,学院方面通过“行业新趋势”“职场新力量”与“有趣和有光”3大板块近20场主题分享活动,为同学们解读各行业核心领域的最新趋势和人才需求,助力未来职业规划。

  主题分享活动为同学们解读各行业核心领域的最新趋势和人才需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到底哪个行业发展前景好?我到底适合哪个行业?进入一个新兴行业是否会风险很高?如何长久保持工作中的激情?”这些都是学生们心中的困惑。复旦管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曹能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对同学进行职业辅导、与大家的日常沟通交流中,他发现,学生们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存在各种困惑,“面对同学们的焦虑与困惑,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入校之初便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在充分了解各行各业的情况下,掌握自己的方向。”

  从2021年的一天,到2022年的一周,再到2023年的一个月,CIC系列不断迭代升级,将越来越多元的生态圈伙伴纳入活动范围。今年和以往最大的不同除了时间更长外,还在于提高了科技、创新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相关主题分享的占比。学院方面表示,作为商学院学生,在传统的商科生职业发展路径外,还更应关注作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科创行业以及新的行业趋势所带来职业机会。

学院方面邀请将兴趣转化为热爱的创业者们分享他们的故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据了解,在不少学生看来,职业发展就是遵循一条确定的道路:一环扣一环,走好一步就要为下一步做准备。“其实,职业规划,乃至人生规划,并不是像下围棋一样,能够规划好很多步之后的走法。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能把兴趣变成擅长,最终因为能为社会、他人贡献价值而成为自己的持久的热爱。”曹能说。

  如何找到兴趣、培养兴趣?又如何把感兴趣的事转化为擅长的事,热爱的事?本次CIC Month活动专门开设了“有趣和有光”这一板块,邀请那些将兴趣转化为热爱的创业者们分享他们的故事。“除了咨询、金融等行业外,我们希望能邀请例如UP主、播客主理人等更多拥有更加多元化职业背景的校友来做分享。这些行业可能是学生们不了解,但是感兴趣、想去知道更多的领域。”曹能说,“人生也好,工作也好,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可迁移的。我们要做到就是找到那个同频共振的地方。”

  作为CIC Month的第一场活动,复旦管院邀请了DT.School联合创始人、《人生设计课》联合作者、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比尔·博内特(Bill Burnett),带来了题为“How to Design a Happy and Meaningful Career and Life”的分享。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比尔直言,“最有趣的设计,是你的人生。”

  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有着怎样的关联?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里,两者得以融合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也是我们在邀请嘉宾分享时反复强调的地方,除了职业和行业,我们希望他们能多讲讲自己的人生故事。”曹能说。相关科技企业董事长沈子瑜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并表示,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敢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脚踏实地的付出。

  “这也是我们希望在CIC Month中植入的东西:价值观的教育。”曹能说,“我们希望在入学伊始就把这样的理念传达给新生:职业发展是广博的。大学期间的每一次活动、每一门课程都能够帮助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从而影响未来的职业道路。与人合作、不怕挫折、积极乐观、创新思维、life long learning等等,长远来看,这些才是决定性的,也是我们期望学生能够获得的东西。”(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