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2日电(浦帆)近日,罗德基金会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基斯博士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是罗德基金会扩大罗德奖学金版图的计划中,最早、最重要的发展市场。罗德基金会计划将中国奖学金名额由4人提升至8人,因为8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也能使同期在牛津的中国学者达到12至16人。
罗德奖学金由罗德基金会于1903年设立,是基金会历史最悠久的项目。这是世界上最享誉盛名的研究生奖学金,为卓越的青年优才提供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的机会。奖学金创立的初衷之一是发掘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领袖,通过在英国牛津大学共同求学的经历,建立相互理解的纽带和深厚的友谊以造福人类。
基斯博士介绍,罗德奖学金获得者的遴选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类型,而罗德奖学金获得者的背景各不相同。正是兼收并蓄的多元性成就了罗德奖学金的优势所在。
截至目前,奖学金已培养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罗德学者,在教育、商业、科学、医学、艺术、政治和其他领域的最前沿做出贡献。这一颇具影响力的群体逐步壮大,其中包括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四十多位全球影响力极大的政治领袖、七十多位跨国企业的决策者、五十多位知名教育家、二十多位奥运国家代表队队员及金牌得主、上百位各领域知名学者与专家。
领导力,是罗德奖学金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基斯博士表示,领导力对于罗德基金会的愿景发展来说极其重要。“总的来说,我们在遴选过程中看重候选人是否有好奇心,他们是不是有想法?他们是不是对于自己之外的他人和社会感兴趣?他们是不是有同理心?还有一点,他们是不是那些愿意去努力解决问题的人?”
在基斯博士看来,中国正日益强调年轻人的领导力培养。她说:“中国罗德学者的独特之处,是非常注重自己作为中国和外国之间交流大使的角色,对介绍自己祖国的机会十分珍惜。他们积极向身边的其他罗德学者分享关于中国的情况和中国文化。”
罗德奖学金于2015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开放申请,每年从中国选拔四位罗德学者。截至2022年,已有32位中国罗德学者负笈牛津,在法律、工程学、数学、遗传学、经济学、环境保护、历史学、精神医学、戏剧、人类学、生物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深造。
当被问及对渴望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年轻人有何建议时,基斯博士表示,对于充满好奇心并渴望更多接触世界的年轻人来说,投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也要广泛交友,在深入学习的同时广泛培养兴趣和好奇心,不局限自身仅成为某一领域的专才。 “我相信这些能够帮助年轻人持续做出贡献、不断创新,并助力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正是这样的年轻人,才能成为罗德奖学金选拔中的佼佼者。”(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