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中国最高司法机关携手著名政法院校积极探索合作推动法治现代化
2023年10月20日 11:3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0日电(记者 陈静)20日,记者获悉,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与华东政法大学“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研究基地签约活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的领导下,开展法治基础建设,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是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和著名政法院校在合作推动法治现代化的积极探索。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光贤等出席。郭为禄表示,校很快和浙江省诸暨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政府管理学院,成立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学校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研究,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华政在全国已经产生了显著影响。

  他指出,研究基地的设立,将有助于学校进一步发挥政法大学的学科优势,引领研究发现,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培养出更多法治人才;并表示,要深入理解推进“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扎根基层社会,注重实地调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一线问题就是前沿问题,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争取把华政研究基地建设为全国闻名的院校合作样板,做出品牌和特色。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光贤对“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研究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人民法庭处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的最前线,人民法庭的有效运作对于推动市域社会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表示,要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抓手,将枫桥经验融入法院的日常工作,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指出,近年来,全国人民法庭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取得积极成效。设立“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研究基地,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理论实务交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库作用,梳理总结人民法庭建设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她强调,华东政法大学是华东地区法学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基地,法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强大。要坚持政治引领,开展高水平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理论研究,推动落实抓前端、治未病,夯实基层基础。要坚持目标导向,全面助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对标对表创建标准和要求,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要坚持深化合作,完善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夯实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要坚持交流互鉴,提升中国司法国际影响力,努力讲好人民法庭和基层治理的法治故事。

  据悉,“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研究基地设立后,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将和华东政法大学在战略合作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促进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