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行于城”“学于城“馈于城” 上海杉达学院集中展出主题大思政课成果
2023年10月29日 11:1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9日电(许婧)“城市与成长——上海杉达学院‘人民城市·上海’主题大思政课成果展”28日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开幕。

  本次展览是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杉达学院和普陀区文旅发展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由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团委、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游昀之工作室共同承办,充分依托社会大平台展示上海杉达学院“大思政课”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普陀区文旅局副书记、副局长孙勇在致辞中表示,大学生是城市的生力军,今后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推动校园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

  上海杉达学院党委书记李蔚对学校“大思政课”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上海杉达学院于2023年入选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课”重点试验高校,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遵循民办高校“因城市而兴 应城市之需”的规律和特点,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学院”,思政课“第一课程”的引领作用,积极谋划并构建了以“人民城市·上海”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知信行教学系统,力求破解“大思政课”活动化的问题,努力为“大思政课的上海方案”贡献力量。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在讲话指出,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践行关于“大思政课”建设讲话重要精神、推进建设全国高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上海杉达学院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引导学生开展“人民城市·上海”主题大思政课实践,和普陀区文旅发展管理中心联合举办本次“城市与成长——上海杉达学院‘人民城市·上海’主题‘大思政课’成果展”,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

 

 

  此次展览精心构思了“行于城”“学于城“馈于城”三个篇章,分别对应“三个结合”的建设思路。

 

 

  “行于城”主要是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日常思政实践活动相结合,展示了杉达学生根据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设计,将集体实践与自主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城市资源,通过照片、视频、手绘画等各种形式记录探索城市的历程。

  其中学生在“苏州河”主题实践中以苏州河沿岸风貌为主题创作的三幅手绘画格外亮眼,同时,学生们创作的“人民城市·上海”主题系列微视频也极具特色。

 

 

  “学于城”主要是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学生们积极融入上海,感受上海的城市活力,享受上海的城市资源,将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所得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部分作品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大多数都蕴含“上海”元素。

  “馈于城”主要是将课堂学习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帮助学生厚植“为人民”的情怀,增强“建城市”的能力,彰显了上海杉达学院始终秉持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办学宗旨,以及“靠得住、用得上、行得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部分作品展现了学生以在大学中获得的所知所能回馈城市,奉献社会,例如为上海老龄化社区设计的作品《向阳而生》、为杉达学院所在的曹路镇所作的社区、道路标识等多个作品,切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凸显了“人民城市·上海”主题“大思政课”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一起参观了“城市与成长——上海杉达学院‘人民城市·上海’主题大思政课成果展”,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展览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体现了“大思政课”建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的要求,为应用型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