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首届上海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发布
2023年11月11日 14:0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1日电(郑莹莹)来自上海科协的消息,“在希望的田野上”首届上海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发布仪式暨创新集市开幕式11日举行,揭晓首届“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5名、“乡村振兴杰出科技青年”10名。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志强,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上海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冯志勇出席活动并致辞。

  (上海市科协季俊辉 供图,下同)

  这15位“农业科技带头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推广前沿技术成果、开展农业生产服务,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兴前沿技术突破,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地“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现场,四位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代表以“让科技在田间跃动”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分享他们投身农业的初心、打磨成果的艰辛、砥砺攻关的创新故事。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魏仕伟抛出问题“如果灾难摧毁一切农作物,人类还能重建农业生产吗?”,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种子方舟”给了这个问题肯定的答案。他从全球搜集生菜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鉴定资源、解析机理、培育优异新品种,为农民算好增收账。他把生菜视为自己最大的爱好,也将继续为菜篮子的丰盛贡献力量。

  来自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王金悦是个农业创业者,儿时的他看着父母在地里辛勤劳作,梦想发明一种代替父母耕种的机器。“未来谁来种地呢?”带着这个疑问,他辞去互联网高薪工作,从零开始制造农业机器人。花光积蓄、变卖房子、克服技术关卡,他终于回应了童年的期待,农业机器人开始代替爸妈劳作,种地变得更高效、更智能。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邵玲在千湖之省湖北长大。怀着对渔业的感情,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博士毕业后,她毅然决定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她埋头在实验室里研发免疫生物制剂、建立新型病毒检测方法,也奔波在养殖场里科普病害防控要点、与传染病抢时间、为渔民保收益,渔民的认可就是她坚守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一线十年的最佳动力。

  获得“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物”称号的岳崇勤来自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多年来,他恪守“为农民把好最后一道关”的职责,致力于把安全可靠适用的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他埋首农用机械研究十三年,从零开始研究蔬菜机械技术,带领团队用五年时间填补蔬菜收获机的空白,让农民们不用起早贪黑、长时期在闷热的大棚里弯腰劳作,也能收割起干净整齐的蔬菜。此外,他也号召青年们传承他紧握的接力棒,共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乡村振兴局)指导,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上海市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普基金会支持。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及其单位的科技工作者、闵行区科协、相关学会协会和科技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师生等近300人参加。

  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育出硕果累累,首届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发布后,展出农业前沿研究和先进成果的乡村振兴“创新集市”正式鸣锣开市,携手“三农”领域市级学会、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金融服务机构,在闵行体育公园七彩广场亮相。

  本届“创新集市”由乡村振兴创新成果展、科创服务驿站、系列主题活动等板块组成,聚焦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构筑面向农业领域科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创意交流空间,助力释放创新潜力、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创新生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