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全球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发布 深圳、旧金山、北京、纽约和伦敦是全球产业创新能力最强的五座城市
2023年11月17日 20:1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7日电(记者 许婧)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交大深圳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系列活动之一:《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暨深圳产业科技创新论坛17日在深圳研究院举行。会上,《全球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发布。

《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教授陈宪为在场各位嘉宾展示指数编制的原则、城市遴选标准以及最终排名结果。指数排名显示,深圳、旧金山、北京、纽约和伦敦是全球产业创新能力最强的五座城市。深圳以39.05分居首,其产业创新产出表现突出。

陈宪表示,未来,《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将由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团队跟踪研发并持续发布。期望指数的发布,能对深圳的科技发展、产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行业研究院、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深圳研究院院长陈方若在致辞中表示,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创新的竞争力非常重要,希望交大安泰在商学院的发展模式上,走出一条新路。而研究院的成立,就跟今天将要发布的产业创新指数报告密切相关。产业生态对于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希望交大深圳研究院能够进一步投入科研力量,与深圳市政府、企业开展联动,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技术强国、经济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 郭万达,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 张克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陆铭分别围绕深圳产业创新作主题演讲,探讨深圳产业技术创新对产业及社会发展的赋能作用。

  刘科作主题为《港口城市深圳的污染控制技术路径》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产业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升级,深圳要在应用科学上发挥产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载体作用。在创新的逻辑链上,通过科技、产业、创新推动城市群共同体创新。在深港河套共建国际科技创新极点,通过规则创新破局,协同香港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郭万达进行了主题为《创新的未来与深圳的路径》的主旨演讲。从全球城市创新趋势入手,深入分析深圳创新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机遇。他指出,创新来自“流动”的力量:开放包容的网络生态,深圳通过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形成产业和创新融合纽带,扩展城市空间及大湾区融合。

  张克科作主题为《深港协同共建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旨演讲,指出深圳作为国家示范性园区存在的区位优势以及可能的发展战略。他表示,产业创新助力科技创新升级,深圳要在应用科学上发挥产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载体作用。在创新的逻辑链上,通过科技、产业、创新推动城市群共同体创新。在深港河套共建国际科技创新极点,通过规则创新破局,协同香港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陆铭作主题为《创新之城》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政府为市场主体打造创新的环境,包括提供资源、保护产权、强化政策稳定性以及稳定市场预期等。当下政府应聚焦在需要国家大量投资且民营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鼓励重点产业发展并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来推进创新集聚。创新群体需要知识的外溢性导致的集聚效益;创新的偶然性催发了其集聚性,创新作为概率性事件,创新行为总量决定了创新的成功率。因此无论是在城市之间还是城市内部不同区位之间,创新都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城市和城市的核心区域的。

  《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是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行业研究院)系列智库产品。本次指数报告的发布进一步推进了深圳市科创委及各级政府单位与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合同协作,充分发挥上海交大国内顶尖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办学资源优势,以上海交大深圳研究院为载体,在行业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务实高效合作,推动更深层的市校合作,为深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和创新创业动能。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