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让革命故事走进教室” 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教授走进上海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
2023年11月24日 20:1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4日电(许婧)85岁高龄的上海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20日来到上海大学宝山校区BJ103思政课课堂,激情分享革命故事,用淳朴的安徽口音把自己的亲见、亲闻、亲历讲出来。

  2023-2024学年冬季学期“形势与政策”1009班课程班学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守常党支部学生党员、社会学院秋白党支部学生党员、法学院中夏党支部学生党员,共同参与了这堂不一样的思政大课。

  这堂题为“让革命故事走进教室”的思政大课由上海大学教务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法学院共同主办,由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和顾晓英工作室承办。

  这也是继主办“国史进校园”专题研讨会后,上海大学推进“国史进校园”暨“红色经典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的一项。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常务副部长、组织处处长、党校常务副校长沈艺作为嘉宾出席公开课。她首先以好几个小故事分享了“社会学人的情怀”,介绍了邓教授与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渊源。她讲述了百年红色学府的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讲述了费孝通先生“志在富民”的毕生追求,有邓老变卖个人资产设立奖教金,还有活跃在社会学学术圈的诸多上海大学社会学学者……赓续红色基因,关心家国社情。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沈艺老师娓娓道来的真挚讲述牵动了全场师生的心绪。

  “走进教室马上感觉分外明亮,心情也格外舒𣈱。教室是正在开拓的智库,是不断丰满的文化谷。教室是老师为学生喂送知识乳汁的暖房;教室是学生的学习园地,道德高地、攻克科学堡垒的战地。教室的大门正在源源不断的把革命故事引进来,让教室熠熠生辉。”

  85高龄的邓老精神矍铄。热烈的掌声中,上海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徐徐起身。他一张口就用一组漂亮的排比句,让全场师生惊叹。

  邓伟志老师从“老师恩,似海深”“同学情,一世情”“立大志,事竟成”“读书苦,读书乐”“两点论,讲辩证”“敢创新,百花放”六个方面分享了一串串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用红色故事点亮课堂,更点燃青年人的爱国志气。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他用《沁园春雪》的故事,谆谆教导青年学生凡是有出息、有成就的学生没有不尊师的。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教室是学生的广阔天地。学生之间相处、学生与各类人相处,是衡量我们胸襟和气量大小的尺度。同学们应当学习革命前辈严于律己、团结一心的精神。万一人与人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要宽容,学会化解矛盾。要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彼此之间只有团结一致、同频共振,才能以相似的韵脚唱出嘹亮的合鸣,才能像大雁那样排成队整齐地展翅高飞。”

  “今天在教室里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要早早地放眼未来,确定奋斗目标,立大志,立凌云的壮志。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难成。这就要继承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做文章”的崇高精神。师生合力,远大的志向就在眼前走向现实。”

  “从教室出发奔向信仰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有坑坑洼洼,也少不了绊脚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室里开一门挫折教育课,提醒同学从起跑开始就要艰苦奋斗。有付出方有杰出。时间是个常数,如果把时间花在物质享乐上,很自然地会减少干工作、做学问的时间。做学问要手不释卷,要有悬樑刺股、囊萤映雪的精神,要有板凳十年冷的恒心。陈寅格怎么会具备阅读14 种语言的能力,怎么会成为清华大学百年四大哲人之一,这与他专心治学、艰苦奋斗、从不为一官半职拉拉扯扯有很大关系。作为大学生要施展韶华,快马加鞭,风驰电掣,经过千锤百炼,挺胸走在时代最前列。”

  “在人生道路上,看问题处处要坚持两点论,有辩证头脑。既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善于包括要有一种化敌为友的本领。……久久为功,秉持辩证唯物主义,敢于并善于做转化工作,促成了共产党的不断壮大,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

  “敢创新,百花放。创新是革故鼎新。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大无畏的精神。不论是社会科学创新还是自然科学创新,都要赓续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破思想牢笼的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为创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那种革命精神。……创新是人民富强的芯片,文明的火车头。创新除了要求提高人的素质以外,还要有适宜创新的氛围。”

  最后,邓老用“长江后浪推前浪”“弟子不必不如师”结束讲课。他说,“今天在教室里的学生,几年后就有人成为大师。希望你们更上一层、百层楼,早日成为国家栋梁。到那时我走不动,爬也要爬去祝贺你们!”

  感动的神情洋溢在课堂,洋溢着学生们脸庞。邓老通过讲述老革命的事迹和革命故事,让革命历史走进教室,以生动的讲述方式向师生党员们传授了六个重要道理,引发了师生党员们的共鸣和思考。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与老师们热情互动,中夏党支部、外国语学院等同学积极发言,表达了对老一辈革命精神的崇高敬意,也展现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思考。邓老结合自身经历边讲故事,一一回复着青年学生的提问。

  下课前,上海大学出版社名誉总编傅玉芳编审敬赠四份邓老生日当天的民国老报纸影印版。顾晓英老师则给邓老带来了另外一份惊喜——当天邓老上课画面照片。(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