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30日电(陈静 关耳)记者30日获悉,在2023桥-CIAO国际音乐比赛中,外选手手酣战数日,比赛圆满落下帷幕。双簧管专业独奏比赛的金奖,授给了来自莱比锡音乐及艺术大学的博士、澳籍华人演奏家徐智雨,该专业比赛的银奖由来自深圳艺术学校的陈胤贤获得;铜奖则由深圳艺术学校的雷佳阳和黑山蒂瓦特音乐学校学生伊利娜·克拉科(Irina Klakor)分获。

据悉,大赛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白玉兰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上海市对外教育交流中心和塞尔维亚、黑山相应专业机构指导、支持或主办。塞尔维亚著名双簧管教授德拉甘•拉⻬克(Mr. Dragan Lazic)表示,以前外界对中国在西洋乐器方面的教育水准不太了解。但这次比赛现场的情况证明,中国目前在西洋音乐方面的教学成果已出乎人们预料。而有好几位中国选手的演奏,让人情不自禁地要为他们打上满分!
大管专业独奏比赛的金奖得主是上海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生牛佳雯;该院在读硕士生孙成尧和已获硕士学位的粟博文并列银奖;并列铜奖的则是该院的朱文冉 、解文灼和塞尔维亚籍的萨尔茨堡莫扎特大学硕士生阿 列 克 谢 • ⻢ 林 科 维 奇(Aleksa Marinkovic )。
弦乐室内乐专业比赛由来自杭州爱乐乐团的西湖四重奏(The West Lake Quartet)其充沛激情和独特风格摘得金奖;银奖归于上海音乐学院的活力三重奏(Brio Trio);铜奖则归于为塞尔维亚的春天四重奏(Spring Quartet)。
本届赛场一鸣惊人的上海音乐学院大管九重奏(Shanghai Bassoon Ensemble),则获得全体评委在惊叹之余一致给予也是唯一的特别奖。
钢琴专业独奏比赛金银奖,分别由两位中国旅英女青年钢琴家获得,其中一位是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一等荣誉学位获得者李嘉睿,另一位是英国盖得霍尔音乐及戏剧学院博土生马可;铜奖获得者则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音乐学院本科生安杰利娅 • 拜 切 蒂奇(Andjelija Bajcetic)。
长笛专业独奏比赛的金奖虽然空缺,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女学生岳广慧以精湛的表演夺得银牌;此项比赛的铜奖,则归塞尔维亚的安吉丽娜·希腊(Angelina Grieko)所有。

本届比赛得到中塞黑等国有关部门和音乐界的高度重视。组委会塞方主任、尼古拉·特斯拉联盟大学校长弗拉基米尔·托马舍维奇博士(Prof.Dr.VladimirTomasevic),塞方副主任、贝尔格莱德市文化中心总监亚历山大·伊里奇教授(Mr.Aleksandar llic)和中方副主任、中国享誉欧美的女高音歌唱家张婉哲等全程坚守赛场;应邀担任本届比赛组委会中方主任的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音乐教育家华天礽教授飞行八千多公里,远赴赛场指导比赛、悉心照护中国青少年参赛选手;黑山科托尔国际艺术节主办机构在节内需要连办上百场演出、剧场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连续四天拨出科托尔最大的音乐厅归本届比赛使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著名大管演奏家刘照陆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教育家吴淑婷副教授都放弃难得的暑假休息,全程指导帮助比赛进行。
中国驻黑山大使范琨冒着摄氏30多度的高温,驱车赶到科托尔音乐厅,悉心聆听中外参赛者的精湛演奏,热情肯定中欧联合在欧创办“桥- CIAO国际音乐比赛”是个创举,同时呼吁有关各方能尽力给予帮助,中方主办、承办单位也可主动争取中国在黑等地的中资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机构的支持,以使这颗艺术新苗逐步长成参天大树。作为具体措施,范大使还亲自电邀在黑中资路桥建设企业的负责人率领数十名建设者来到赛场旁听,并在比赛结束后与全场中外人士共同奏唱《我和我的祖国》和《友谊地久天长》,以此抒发对自己祖国和人类艺术的热爱之情。
从艺从教已三十五载的欧洲著名钢琴家、贝尔格莱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德言·希纳迪诺维奇教授虽然近日微恙,但仍坚持偕其同事著名小提琴教授弗拉基米尔•科赫(Mr.Vladimir Koh)等专家,并与中国著名旅德双簧管演奏家、教育家林卿等中方评委一起, 公正、专业地评审每位选手的参赛演奏。德言教授恳切表示,他之所以如此投入地参与桥- CIAO国际音乐比赛的筹备和实施,不仅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塞尔维亚人、母亲是黑山人,使他对这项分别在塞尔维亚和黑山举行的国际音乐比赛怀有与众不同的情感。他认为,本项比赛是黑山有史以来选手艺术水准最高、氛围最为和谐热烈的比赛之一。因此,他和他的同事和广大受众都十分强烈地期待这项艺术内涵丰富的重要比赛能在巴尔干地区获得持续和更加精彩的发展,为巴尔干地区和中国音乐艺术的更好发展及青少年音乐才俊的更多涌现,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