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2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2日获悉,在2023上海书展主会场的少儿馆,伴随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南师的书和孩子们公益讲座暨《你有礼吗?》《儿童中国文化导读》(音频版)签售会拉开帷幕。
晚年的南怀瑾先生深感教育的重要性,九旬高龄主持创办了太湖大学堂,作为承载他教育理念的实践基地,学堂尤其注重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学习。复旦大学出版社自1990年首次推出南怀瑾代表作《论语别裁》《禅宗与道家 》《历史的经验》以来,迄今为止,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共出版南怀瑾著作近五十种,总发行量突破千万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在童年时期种下经典的种子,对孩子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曾毕业于太湖大学堂、如今在世界各地的知名院校就读的毕业生们这次来到活动现场,为在场观众们讲述了在大学堂所受到的经典教育于人生道路上对他们的助益。
太湖大学堂第5届毕业生、现在在四川美院就读的刘宇昆同学讲道:在太湖大学堂的经典文化学习提升了我思想的高度,打开了我看问题的视野,对于我现在为人处事以及选择人生方向是很重要的。第4届毕业生、现在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的姚阳阳同学也向大家分享说:在大学堂学习到的经典教会我如何做一个好人,学习知识也要建立在做一个好人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南怀瑾先生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便是从背诵经典开始。即使在九十多岁的高龄,他依然能够记得小时候曾背诵的经典。南师以自己的例子,多次说大家不仅要多读书,更要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高声朗诵、背诵,年轻时候背诵的东西,一辈子都有用。南怀瑾先生在长期传播国学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儿童启蒙理论和方法,《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就是由郭姮妟校长根据南先生的教育理念精心选目而成,旨在引导小读者们从熟读到熟记。

《儿童中国文化导读》这套书是大学堂孩子们必读书目,郭姮妟校长强调,诵读经典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坚持。郭校长建议家长从今天开始,每天只需抽出20分钟,陪孩子诵读经典,从《大学》《中庸》《论语》等国学经典开始,一部一部地系统学习古典诗文。诵读是日积月累出功夫的工作,让诵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孩子一生的语文根基都颇有助益。6岁-12岁的孩子,在诵读经典的时候不需要理解,就把它当成儿歌、当成听音乐,靠反复诵读的音律熏陶,熏陶了眼耳鼻舌和大脑,孩子自然在诵读的过程当中,他会体悟出他自己的道理,经典诵读是开发儿童的智慧而创造力非常好的方法。
在讲座现场,郭校长也向小朋友们展示了诵读的方法并带领大家一起诵读了《大学》中的一段。在活动的尾声,郭姮妟校长还向读者们介绍了她主编的新书《你有 “礼”吗?》。孩子生活礼仪的养成,对他们将来人格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养成和社会化行为的发展,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她讲道:“一个懂得应对进退、尊重别人的小孩,不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较愉快的经验,而且也更可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这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模式,介绍儿童生活礼仪,内容包括:与人相处的礼仪、自我修养、公共场所的礼仪、用餐礼仪等,她认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家长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教导孩子生活礼仪的过程中,我们将发现自己也是个学习者,收获的是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