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4日电(郑莹莹)“我们从去年开始全面开启了‘艺术外滩’品牌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吸引、集聚和联动国内外艺术机构,大力推动艺术品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加强黄浦区艺术品产业空间建设、功能打造和融合发展。以文化艺术赋能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软实力提升,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说。
他表示,黄浦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流优势和场景优势,历史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目前外滩地区已经汇聚了五、六十家国内外知名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等艺术品机构,艺术机构集聚的数量、质量和密度全市领先。

艺术外滩是基于外滩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艺术机构的自然集聚和艺术品产业的发展趋势,黄浦区从2022年起全新启动建设的以传统外滩地区为核心,覆盖整个黄浦区的一个艺术品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黄浦区14日发布了《艺术外滩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关于艺术外滩建设指导意见》,从规划引领和政策服务上保障艺术外滩建设。
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许艳卿介绍,《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艺术外滩建设的总目标,即将艺术外滩建设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引领中国特色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全球艺场。
围绕全球艺场建设的总目标,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活动和平台的建设落地,争取到2025年实现“5个更”的阶段性目标:即艺术机构集聚更多、艺术品交易额更高、产业融合引领更强、城市艺术氛围更浓、产业发展环境更优。
为了完成5个阶段性目标,明确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即城市空间优化行动、产业能级提升行动、产业融合引领行动、品牌影响提升行动、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保障体系建设行动六大行动,在6大行动的引领下,将重点任务具体细化为若干个重点项目,在三年中,将以推动重点项目为抓手,紧抓每一个项目的落地执行,来保障“5个更”阶段性目标的完成。
为了谋新篇,艺术外滩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宣告成立。轮值主席单位久事集团副总孙冬琳代表各成员单位做了发言,表达了大家合力做好艺术外滩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艺术外滩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是外滩地区以及整个黄浦区艺术品及相关产业的市场主体、艺术机构和区政府相关部门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共同体,是艺术外滩建设工作的重要机制保障。艺术外滩联席会议成立初期共有成员单位66家,他们都是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佼佼者。联席会议实行轮值主席负责制,轮值期为两年,第一届轮值主席单位由久事集团&久事美术馆群落担任。常设机构为秘书处。秘书处设在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下设五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为协调服务委员会、艺术交易委员会、艺术培育委员会、产业融合委员会、物业资产委员会,每个专委会设一个召集人单位。

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管理部经理 陈轩凯介绍,久事集团借助自身滨江沿线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空间布局优势,以艺术为重要媒介,串珠成线。通过开展多项历保建筑课题研究,持续加大修缮投入,以信息化手段、制度化管理,确保历史建筑“百年优雅”,打造形成外滩27号“久事美术馆”、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北京东路230号“久事艺术沙龙”以及外滩1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等在内的“三馆一中心”久事美术馆群落布局,“经过这些年的打造,我们在整个外滩金融集聚区引入了不少艺术类业态,使这里的历史建筑更加可以阅读,使这里的历史街区更加充满了温度。”
建设银行作为产业融合委员会的召集人单位发布了支持黄浦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六赏”举措,以信赏、智赏、惠赏、尊赏、鑫赏、益赏的理念打造“‘建’赏家”黄浦文化消费金融服务品牌,融入普惠金融、数字化管理、建行生活、私行服务和特色网点建设等多个领域。
“文旅企业有其特征,我们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设计、规划其成长性。”建设银行上海市黄浦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徐晓怡说。
另外,作为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主办方之一,黄浦区秉持“全球艺场•上海时间”的主题,也推出艺术外滩2023外滩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

9-11月期间,建筑艺术、潮流艺术、数字艺术、时尚艺术及设计策展相关主题的近10场系列活动将在金秋陆续亮相黄浦区,带来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设计等多样化的艺术形态。区域内32大场馆,58场展览,聚焦城市空间,让艺术融入生活。(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