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走进刘海粟美术馆
2023年09月23日 15:2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3日电 (王笈)由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江西省文联、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承办的“水路西东——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上海站)”22日在刘海粟美术馆正式开幕。

水路西东——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上海站)。 主办方供图
水路西东——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上海站)。 主办方供图

  宋跃林,1959生于吉林市,祖籍湖南湘潭,1998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水彩画高级研修班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九江市文联副主席、九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宋跃林既专注水彩又擅长水墨,长期投身于水彩、水墨、丙烯等水溶性材料为主要媒材的创作,力图以“水”为路,融合东西方绘画的创作技法和审美风范,打通两者交融、发展的道路,以形成个人独特的创作面貌。

  本次展览为期15天,全面呈现宋跃林近年来创作的水彩水墨作品66余件,从早期《老井·女人》的具象写实,到《绿桌子》的具象表现,再到风畅系列《生日之二》《相聚之二》《律动》等,充分体现传统水彩与水墨的结合,展现水彩中浓烈的东方情结。此间作品多是以画家自身生活为主的都市题材,并将文学的“意识流”写作方法运用到创作中,以减少画面的叙述性,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观者,让作品同观者产生共鸣。

水路西东——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上海站)。 主办方供图
水路西东——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上海站)。 主办方供图

  在宋跃林眼中,小镇上的集市、江边的人群、一次聚会、匆匆一瞥以及生命中的悸动,透过画家的心,已不再是自然中物理意义的样子。在长期绘画实践中,他对自己的创作做出了冷静细致的梳理与表达。“从写实到具像表现,其实是一种创作感觉的升华,一种象征意义在心中升起。把自己的生活多加一些考虑,再把它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深入生活的方式。”

  宋跃林说,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还是要在水彩这种“舶来品”中,多融入中国元素,“想了很多办法,有观念上的,也有材料上的。”宋跃林认为,西方绘画追求“光影的效果”,中国画则有完整的抽象体系,将中国元素加入到水彩画中也是一条大路。他勤勉地致力于对传统水彩画的研究,敞开胸襟而对八面来风,吸纳各种不同的学术观念,在创作上糅合了传统的水彩画法,利用多种水彩混合画法,在中国水彩画界引起强烈反响。

水路西东——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上海站)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
水路西东——宋跃林水彩·水墨作品巡展(上海站)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

  宋跃林不仅在艺术追求上孜孜不倦、勇攀高峰,他更关照现实、关怀人民,勇于肩负起一名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宋跃林先后走进修水县乡村、庐山市玉京村开展文艺大讲堂“名家课堂”讲座、写生培训活动,以“从我的创作谈水彩画的综合画法”为题,从自身学习水彩和国画的经验,就水彩粉画的发展作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并与学员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深入都昌花桥小学开展文艺扶贫、送课下乡活动,为乡村孩子送去文学、艺术、儿童类书刊、杂志等精神食粮,为孩子们上基础绘画课,教授如何绘画欣赏;深入人民子弟兵抗洪一线共青联圩、九江县江洲采风、创作,用画笔纪录一幕幕感人的瞬间,展示抗洪部队的英勇风采和钢铁精神。(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