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9日电(张志萍 陈静)在上海,中外家庭戏剧大赛不断扩大赛事规模和参赛范围,超过1000组家庭、约3500位“演员”拿起手机自编自导自演,踊跃报名参赛,形式多样题材丰富。
2021年的大赛经过4场次比赛,进入复赛阶段。开头的片段,便是入围复赛的于晶家庭表演的情景剧新《汤头歌诀》。尽管只有短短的8分多钟,但他们一家三口的本色表演,仿佛就是发生在你我他生活中的日常,朴实、感人。表演结束,全场观众包括大赛评委都被深深打动。
笔者日前走访了这个四口之家,深入了解这个家庭“梦开始的地方”。
报名参赛,幸运进入复赛
在于晶和她先生还在谈恋爱时,先生就在相关企业派驻海外市场,而于晶则在上海工作。是爱情这个月老,将远隔万里的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结婚、成家,并孕育了两个可爱的儿子。2021年新春伊始,于晶得知上海将举办“2021中外家庭戏剧大赛”。身为静安区白领合唱团团长,家里有两个喜欢表演、性格开朗活泼的儿子佳熠和佳恒,于晶便准备报名参加。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将《汤头歌诀》的初稿交给了于晶,并问她是否可以?她拿到稿子,感觉这是个从未触碰过的题材,眼睛一亮。
这年,大儿子佳熠刚满8岁,小儿子佳恒只有4岁。一个读小学3年级,一个就读幼儿园中班,似懂非懂年纪。《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写的古代医方著作,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这种形式的歌诀,对这两个孩子,可以说是晦涩难懂的。开始,于晶要求他们每天早上起来背一遍,或上学前背一遍。小佳恒连拼音都不认识,更不用说怎么理解了。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古诗的好机会,于晶在指导佳恒背诵的时候,就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告诉他:五味子,可以用来煲汤;陈皮,可以用来做菜;芪黄,可以用来养生。经过一阵“密集型狂轰滥炸”,佳熠、佳恒一知半解地,将《四君子汤》《紫碗汤》和《升阳益胃汤》背了下来。初赛表演,他们录了3分多钟视频:一家三口穿着古装。于晶作为“先生”的角色,两个儿子分别饰演学生。“先生”开场白之后,哥哥佳熠和弟弟佳恒在“先生”的引导下,诵读了《四君子汤》;尔后,4岁的佳恒诵读了《紫碗汤》;接着佳熠和佳恒又一起诵读了《小建中汤》……个头仅比桌子高一点,朗读本几乎遮住了佳恒整张小脸,但他没有丝毫胆怯,奶声奶气的声音,竟然没有卡词、忘词。
2021年4月,于晶家庭向组委会递交了初赛的视频。于晶一家天衣无缝的表演,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3月16日,于晶家庭幸运地晋级第二批次的复赛。

泪洒现场,获得批次榜首
1000组家庭,3500名演员。进入复赛的,只有100组家庭。为了能在表现和表演上更胜一筹,组委会在静安戏剧谷组织晋级家庭开设戏剧辅导课,给于晶等进入复赛的家庭进行辅导。戏剧要有冲突。
家庭作为最紧密的关系,为了两个宝贝儿子,于晶甚至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做全职太太。双方父母,一方在江苏,一方远在东北,都年事已高,于晶不忍心惊动他们。碰到问题和困难,于晶一个人默默地扛下所有。无助起来,有时候难免会崩溃,一股脑儿地对着先生和两个儿子发脾气。
“家有好戏”要表现的,就是寻常百姓家庭里发生的小故事。为此,于晶的新《汤头歌诀》在原来3分多钟的基础上,增加了和大儿子佳熠的矛盾冲突——妈妈:“怎么才78分?是不是最近又没认真学习了?”佳熠:“我平时上课都很认真的,作业也是按时完成,老师还经常表扬我,连我刚才做梦都在背书呢。”妈妈:“做梦背书,能背出好成绩吗?你呀,每天就是让妈妈操心,让妈妈受累。你爸爸常年在国外,一年到头回不来一次,我又要照顾你,又要照顾你弟弟,我一个人又吃苦又受累,我容易吗?”妈妈发现,佳熠考试分数很低,只有78分,还是小学三年级,这个是绝对不能够忍受的。做作业时还睡着了,这是学习态度不好。见此,她不分青红皂白,上前就把佳熠一顿数落。
佳熠委屈地说:“你怎么就不问问我为什么考这么低,上来就骂我一通?你是不是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在你眼里就不是一个好孩子?”妈妈听了这话,更加地生气了!矛盾冲突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你这个孩子!”妈妈指着佳熠的鼻子正要发怒,这时,是4岁的佳恒上来化解了这个矛盾。他从背后拿着一束手工做的花说:“妈妈,你不要生气了,哥哥是因为昨天给你做生日礼物,睡得太晚了,所以今天考试没考好。你看,这个是哥哥给你做的,上面还写了一个卡片:‘妈妈辛苦了,祝妈妈生日快乐!’”稚嫩的笔迹,渗透出发乎于心的对妈妈的爱,让泪点本来就很低的于晶哽咽啜泣了:“对不起儿子,妈妈错怪你了。爸爸不在家,妈妈有时候累了,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更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的骂你。你长大了,懂事了,妈妈应该相信你!”佳熠:“妈妈,我也不对。爸爸不在家,我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让你操那么多心,不该惹你生气!”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于晶远在海外的先生来电:“老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刚开完会就给你打电话,祝你生日快乐!今天两个儿子表现得怎样啊?”妈妈欣慰地看着佳熠和佳恒:“他们可乖了,家里你就放心吧。你一个人在国外,可要小心啊。”爸爸:“放心吧,我防护做的很齐全。他们两个乖,我就放心了。这段日子你辛苦了……”这时佳熠接过爸爸的话头:“妈妈,我今天学了《汤头歌诀》,知道有的中药材可以炖汤,要不我今天就做给你吃?”佳恒也上来说:“妈妈,我要跟哥哥一样,给妈妈做好吃的,照顾好妈妈。”小佳恒在现场当场哭了!一家四口,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一幅如此有爱、和谐的画面!当最后的背景出现“家是一个需要好好沟通的地方,要互相好好说话、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时,很多评委都泪洒现场!在现场的于晶父母看得泪流满面。远隔万里的于晶的先生如同身临其境,热泪盈眶。于晶家庭当仁不让地获得第二批次复赛第一名!

失之交臂,很好实践机会
这个结果,出乎于晶全家意料之外。从静安回浦东的路上,佳熠、佳恒一路蹦蹦跳跳,非常的开心。他们拉钩讲定,不管进不进决赛,在接下来的“五·一”假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门心思,集中精力在家继续排练。数不清,排了多少遍。排一次,于晶和佳熠、佳恒眼眶红一次。
等待的日子,异常的煎熬。在等待中,于晶思考,如果能进入决赛,演出剧本还得再修改、再深化。两周后,按捺不住的于晶打电话去询问,主办方告知了他们和决赛失之交臂的结果。佳熠、佳恒得知后,都伤心的哭了!虽然没能进入决赛,于晶在感到遗憾之余,也进行了总结:表演这个东西还是非常专业的,对身段、姿态、走台、眼神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表情管理水准,等于一个素人上台。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以后如果再参加类似的活动,就会知己知彼。不管怎样,能进入复赛,对他们家庭,就是个很好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最好的爱,就是好好说话”
复赛过后,于晶一家回归到平常的生活。这场比赛,对于晶内心的触动也是挺大的。她常常反思:自己脾气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急躁?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所改变,尽可能做得更加完美。佳熠和佳恒也深切体会到妈妈的含辛茹苦。表示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跟妈妈好好地说话。

于晶家餐桌旁,也专门挂了块牌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说话。这个,既是于晶家庭,也是天下所有家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于晶说:“我的两个儿子还是很懂事的。在家里,佳熠其实承担了‘长子为父’这样一个角色。我和老公认识的时候,他就在国外。现在我们都结婚十三、四年了,还是这样。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国外一起待过几年。后来老大要上小学了,我们母子仨才回的国。每年圣诞,我老公会回来探亲一个月。去年12月初上海暴发疫情,我想我一定要挺到他回来。结果在他回来的第三天我就倒下了。2023年3月份的时候,小儿子佳恒在家里胳膊骨折。一头是读小学五年级的佳熠要照应,一头是佳恒要住院做手术,无助的我当时除了在家哭泣,就是打电话向老公哭诉。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倾诉。结婚这么多年,特别是经过这次大赛,我自己也一直在修炼,不管跟老公,还是跟儿子,不能把嗓门大当作借口,遇事要心平气和地和他们沟通。”
“家有好戏”,梦开始的地方

“中外家庭戏剧大赛”,是佳熠、佳恒梦开始的地方。通过这次参赛,有了舞台表演的经历的他们,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变得更加自信了——佳熠做过主持人,进入四年级后,参加了学校的音乐剧团,参演音乐剧。音乐剧要求能歌善舞,他很快就适应,已多次参加演出;佳恒喜欢弹钢琴,而且弹得特别好。
幼儿园毕业,他代表毕业班小朋友上台发言;去年他就读小学一年级,学校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他作为一年级新生代表,在有3000人的现场上台发言。“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机会,可能很多家长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于晶不是。她是有机会,就关注,一路推着佳熠、佳恒不断往前走。
在接受笔者采访前,于晶接到电话,说静安戏剧谷举办免费的辅导班辅导演戏,她二话不说就报了名,然后再去做老大佳熠的思想工作。于晶说:“对于孩子,有时候是需要推他一把的。比如他说他太忙了,好像没时间、没精力做这个事情了。我就跟他说:‘没事,妈妈先给你报上,到时候我们就去看一看。这次去了,下次会感到非常有意思的,会找到其中的乐趣的。不能他觉得很忙,就不坚持了。’她认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挤出来的,不可能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还是要拓宽视野,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正是在于晶的不断推动下,佳熠、佳恒和她亦师亦友,有商有量,进步非常快。平时乐于助人,兴趣爱好广泛,两人都担任了班干部。
“‘中外家庭戏剧大赛’给了我们家庭那么多机会。进入复赛后,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下一站》栏目应约采访;上海广播电视台盛情邀请,我们家庭又上了广播。平生第一次上了电视、广播,孩子们在电视上、广播里看到、听到自己的形象和声音,他们非常的开心。这个开心就是自信,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未来,我们家庭要继续努力,书写‘家有好戏’的新篇章!”于晶表示。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