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9日电 (记者 王笈)“文采荟聚 艺美江南”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于18日至19日在上海青浦举行。据统计,两天文采会的线上线下观展人次总计超365万,意向总金额逾1.14亿元。
本次文采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文化馆协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全国的132家供应主体及36家需求主体参与了线下展会,1447家供应主体、242家需求主体、4916项产品在“云上”文采会“摆摊”展示。

青浦是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六千年历史浸润、五千里水脉滋养,留下了田山歌、阿婆茶、宣卷、江南丝竹、水印版画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文采会不设围墙、无需预约,在青浦大淀湖草坪上“摆摊”,邀请“公共文化内容配送”“非遗+”“市民艺术夜校”“社会大美育课堂”的优质主体参与其中。上海京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等30家供应主体带来的配送产品京剧《三岔口》选段、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杂技《彩云追月》、田山歌《猜谜谜子》、音乐剧《我在你的未来》片段等精彩演出,引起采购主体和市民的围观喝彩。

曲径通幽处上演黄梅戏《梁祝》选段《十八里相送》,和心园传来《紫竹调》《春晖曲》的丝竹声声,放生桥上响起弦乐《欢乐颂》……古镇朱家角设置的阿婆茶楼、银杏树广场、课植园、大清邮局等9个打卡点,纷纷展示起市区优质配送产品,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
文采会将最大的舞台留给了供应主体,分为文化内容、旅游服务、科技融合、设施运营、决策咨询和文创产品6个版块展示。康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戴蕾带着社区居民的需求来逛文采会,“我们会定期与居民座谈,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根据节假日不同的时间,为不同的人群进行‘点单’。老百姓总希望能看到新的、好的内容。”

徐汇区文化馆副馆长龚蓓蓓不仅要在文采会上找主体、找产品,还要介绍他们打造的“房子”,等待社会主体“对号入驻”。她告诉记者,徐汇区公共文化配送除了覆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居委综合活动室,还聚焦辖区48个一站式综合服务社区“生活盒子”,联合上海交响乐团、西岸美术馆等多家优质主体,打造文化品牌“美育汇生活”。“不同的空间是不同人群生活、工作、学习的聚集地,我们只有尽量拓展服务空间,才能拓展更多的服务人群。”
据悉,今年共有22家国有院团参与了配送。其中,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以186场点单量“一骑绝尘”。上海评弹团演出部主任伍伟文解释说,评弹在上海及江浙沪很受欢迎的,每个区都有固定观众,有的区还设有书场,对评弹有很大的需求。许多国家一二级演员都活跃于社区,不少粉丝还会“追”着他们前往不同的社区。伍伟文表示,参加公共文化配送服务社区、推广评弹义不容辞,明年他们还将推出长篇评弹、经典评弹展演、三档书及相关导赏,“观众看了会更过瘾。”(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